虛擬與現實互動的社區營造:東涌小編的多元社區參與

營造東涌計劃雖然強調居民參與,但在推動計劃時,仍然依靠參與的伙伴機構去籌備、規劃和執行各項服務或活動。因此,到策劃東涌地圖研究所(Mapping Tung Chung)時,我們滿懷理想地希望可以讓居民有更大主導權去規劃社區地圖,相信若不是以居民在社區的生活經驗為本,社區地圖的制作就容易變成充滿「刻板化」形象的社區描述(例如以為東涌就只有機場、昂坪360等)。

沒想到我們一起動就遇上困難,即使我們高舉居民自主參與旗幟,現實並不如我們想像般容易做到。到我們成功招募一些居民後,我們便發現社區內不同的人,對所謂有主導權或自主的社區參與,都有不同的想像和態度。想一想,若真的是由居民主導,又怎會有居民想到要起動這樣的一個活動?哪裏會用得着我們這些區外人去建立東涌地圖研究所?東涌地圖研究所的活動,讓我們意識到,或許有些居民需要獨立自主地參與營造社區,但也有很多居民確實需要一些平台、機構去為他們提供參與橋樑。我們也認識了一些居民,既透過我們的研究所參與社區,又會以自己方式發展自己的參與路徑或平台。他們的故事,自然啟發我們注意在依附於團體或機構參與社區以外,每一個有機個體的社區參與可以透過其他途徑自主地發展出來;但同時也令我們更深入地反思個體自主與社區群體的關係。社區是一個由多元有機個體組成的群體,所謂「依附」和「自主」,或許從來都不是相互排斥的。

 

圖片
Samuel

 

自主個體組建的社群:東涌學生資訊平台

在Mapping Tung Chung的活動中,我們認識了Samuel。熱愛觀察社區的他正修讀城市研究課程。在收到Mapping Tung Chung的宣傳後,他就獨自報名參與。他形容自己是「膽粗粗」地報名,事前既沒有聽過營造東涌這項計劃,亦沒有參加過相關機構的活動。報名參與自己不甚了解的機構舉辦的社區活動,Samuel對社區的興趣自然匪淺,但他形容自己「膽粗粗」,相信不光是因為對社區的興趣,更多可能是因為那不是他自己參與社區的慣常路徑。原來,Samuel在Instagram創立了「東涌學生資訊平台(@student_tc)1」──一個志在連結東涌學生的線上專頁。

在逸東邨長大的Samuel像其他無數的東涌青年一樣,因為區內學校選擇少,從中學開始就要過着跨區上學的生活。東涌區內學生如要前往區外讀書,交通上花費的時間及金錢頗多,即使在東涌區內上學的學生,雖然時間和金錢可以省一點,但課餘活動的社區配套不足,區內自修室、運動場、娛樂設施等都不多,對學生們也構成很多不便。Samuel留意到兩種學生各有其難處,認為既然大家都生活在東涌這個社區,何不利用這一個共同的特點,連繫一眾本來互不相識學生互相幫助?不過,他並沒有想過要找區內社福團體協助,也沒有想過自己去成立一個實體的社區組織,當時剛入讀大學的Samuel參考了由學長學姐營運的資訊專頁後2,利用他較慣常使用的途徑 - 網上社交平台 - 參與社區,為東涌學生做點事情。

 

圖片
Samuel 的 IG

 

記得我們進入社區前,曾在Facebook搜尋「東涌」二字,一個又一個和東涌有關的網絡群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3。在這些網絡群組裏,我們看見的不止是管理員或個別成員單向的資訊發放,更有成員之間雙向的生活瑣事交流,甚至有成員會發起組團購物、一起上興趣班等等。Samuel這個東涌學生資訊平台有什麼?從區內各中學的開學時間表、校史冷知識,到東涌綫延綫未來的安排、新市鎮擴展項目詳情,都在平台Instagram的九宮格內,整理得井井有條。平台最受歡迎的,是Samuel親身到區內中學實地訪問學生的片段。片段內容涵蓋疫情下的校園生活,亦有東涌社區知識答問比賽等。每段片段平均有四百多個讚好(like),亦有不少人留言標記(tag)自己的朋友,在平台上進行互動。有見畢業季節臨近,Samuel也善用了社交媒體的力量,在平台把握機會收集教科書和過往試題等二手學習用品,再免費分發給有需要的學生。

 

渴望自主的個體也在推動社區結連

由資料整合、設計版面,到實地訪問、協調物資交換,東涌學生資訊平台的每則更新、每個動向,都由Samuel一手包辦。一個人自主地經營這樣一個網上社區平台,既耗時又無償,為何還會繼續?「其實冇諗咁多,搵唔到志同道合嘅人,可能真係得我一個人想做呢件事。由唔識拍片剪片到慢慢摸索,我覺得自己都成長緊。」Samuel知道區內有不少NGO提供的青少年服務,但他相信自己和社交媒體的力量;後來的實習生經驗,令他更切身地感受到機構行政可以很麻煩。他說:「自由對我嚟講都好重要。我有搞導賞團嘅諗法,係Instagram群組識到學生後,邊日得閒就可以直接出發,唔使理咁多。」

Samuel的經歷和態度,無疑對營造東涌這樣一個社區營造項目帶來了新的啟示。我們身處網絡時代,像Samuel一樣的年輕世代,更習慣於網上的社區參與模式,說營造社區,首先就不能忽視網絡世界的不同社群和社區的貢獻,以往當我們說起社區,我們總是想到地域實體,想到居住在鄰近地區的人,但在網絡時代,虛擬社群(virtual communities)在社區營造上發揮的角色,不容忽視。人類學家Daniel Miller及Heather Horst指出,每次在數位研究分析使用「真實(real)」一詞時,都覺得自己在削弱數位人類學的工作,迷信過往沒有數碼文化的世界才是保存真實性的地方(a site of retained authenticity),而其實網絡世界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。

其次,像Samuel一樣的年輕世代之所以慣於網上參與,背後是有其對個人自由、自主參與的重視。Samuel在東涌學生資訊平台沒有公開自己的名字,只是一直自稱為「小編」,以匿名的方式與學生們互動。平台專頁的多條街訪片段中,Samuel亦總是以不同的貼圖遮蓋自己的樣貌,從未試過在鏡頭前以真面目示人。縱使未有在平台上露面,但Samuel最近在某中學進行街訪時,不少學生認得出他的行動形式,知道他是東涌學生資訊平台的小編,因而蜂擁上前跟他合照。雖然Samuel自己從不出鏡,但受訪的學生卻鮮有要求有同等待遇,反而大多都願意被拍下自己回答問題的片段,並容許Samuel上載到平台的Instagram供大眾觀看。Samuel和他的整個平台,大概是這些學生可以放下一些戒心、甚至信任的社區平台。因此,在營造社區促進社區結連時,我們不能忽視居民對自主參與是有一定的追求。任何社區參與,若涉及改變個人習以為常的獨立自主生活方式,居民也必然會考慮利害得失才會願意作更大的參與。

 

期望跟社區結連的個體

不過,作為數碼文化研究學者,Daniel Miller及Heather Horst同時認為,「網絡世界」和「現實世界」並沒有一條清晰可見的界線,兩者非但不是楚河漢界,線上線下更加可以相互反饋;同時,「個體自主」與「社區結連」,也並非互相排斥。Samuel的參與故事,其實更多印証這個說法。雖然選擇以互聯網作為建立平台的起點,但從走上街頭訪問到舉辦二手物品分享活動,都可見Samuel並不滿足於把自己關在虛擬世界中,相反,他也著重與學生在現實世界交流,他其實也在不斷尋求與人的接觸。

事實上,雖然Samuel常常把自由、自主看得很重,但他主動報名參與東涌地圖研究所,或多或少証明他對線下的社區參與也有期望。在研究所的會議上,我們看見的不是一個把自己關起來的青年人,相反,第一次見面他就跟其他參加者打成一片,過程中也積極參與。及後,他一直支持我們在東涌的工作,他沒有沉醉於網上世界,東涌社區投票日當天,他就隻身前來撐場,亦藉此社區接觸,他和我們團隊有深入交流,並因此成為了社聯的短期實習生,參與着社聯的其他工作。又記得有一次,我們跟Samuel談起想寫一些東涌籃球員的故事,他二話不說就「拍心口」承諾可以介紹在學的籃球員給我們認識。原來他的方法是直接在Instagram傳送信息(direct message)給曾經接受街訪的學生,叫他們穿針引線介紹校內的籃球隊隊員。這樣直截了當卻又很高效率的尋人方式,把我和同事都嚇到了,亦詫異平台為Samuel帶來的廣闊人脈,這些人脈協助我們在地的社區營造工作,而我們的社區營造工作,亦為網絡平台帶來內容,作為流交、互助的養分。無論是參與Mapping Tung Chung,又或是到社聯實習,都反映Samuel並不至於抗拒透過機構去參與社區,只是,他同時亦追求一定的自由度,不願被困在特定機構的框架之中,才會自行創立平台。

 

圖片
Samuel

 

虛擬與現實互動的社區營造

東涌學生資訊平台正是透過網上社交媒體聚集關注,然後經過實體交流後,又再度移師網絡世界去延續已經建立起來的連繫。東涌新市鎮的擴展正如火如荼,與此同時線上東涌也在進一步發展,我們對社區的理解只會不斷被刷新、改變,而我們在社區的行動或參與亦然。無論是個人經營的新興社交平台,還是機構為本的傳統社福服務,是實地工作還是網絡活動,這些參與同樣寶貴,值得珍惜和持續發展。

作為在NGO內工作的人,我們不會否認傳統組織架構的確有其局限,但另一邊廂,我們也深明這些組織體制擁有豐富物質、智識和經驗的資源,要令營造社區的工作事半功倍,動員社區內多元而有機的各種資源和力量,至為重要。社區內既有線上或線下群組,當中有喜歡較自主、自由參與的個體,同樣也有喜歡參與團體作貢獻的居民,彼此之間的資源共享,更能營造多元和有動力的社區,為有需要的社區成員提供支援。社福機構可以是服務提供者,但亦可以發揮促導角色,協助撮合志同道合的伙伴,從而使更多人參與到社區的營造當中。

 


註解

  1. 東涌學生資訊平台@student_tc https://instagram.com/student_tc?igshid=MmJiY2I4NDBkZg== 
  2. 中大人資訊專頁 @cuhk_infopage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cuhk_infopage/ 
  3. 「東涌逸東邨谷」、「東涌友! 」、「東涌居民關注組--東涌東討論區」等。

 

參考書目

  • Miller, Daniel & Horst, Heather (2012).  Digital Anthropology.  Routledg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