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造能造夢的社區

我們對樂靈的第一印象是:為什麼他年紀輕輕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路向?樂靈跟我們分享自己夢想是成為一位幕前表演者,他閒時喜歡夾band唱歌,高中階段亦選修了香港演藝學院的戲劇應用學習課程。除此以外,他也活躍於學校的歌唱比賽和聖誕聯歡會表演。第一次聊天時,他分享了其中一次到迪士尼(作為東涌人,擁有全年通行證非常普遍,原來樂靈和朋友有空就會去迪士尼玩)看獅子王音樂劇的經驗。那次他被深深地震撼了,自此就對台上表演和戲劇產生濃厚興趣。迪士尼不只東涌(及其他區)兒童或青年玩樂的地方,那個在夢中才有的世界,原來也能啟發青年人去夢想。不過,我們曾經聽過一個夥伴機構說,東涌社區多年來缺乏表演場地,像樂靈那樣要盡展表演才華的夢想家,根本無處發揮。

 

圖片
樂靈

培育演表者的東涌社區

雖然沒有正規表演場地,在東涌生活卻給予樂靈很多表達生活感受的機會,可以說,他是一個由甚麼都缺乏的東涌社區孕育出來的演表者。在他年幼的時候,逸東邨是個全新社區,比較「雜」,加上有街童問題,所以家人很少讓他在街上流連。雖然如此,一家人卻跟鄰居十分熟絡,樂靈的媽媽差不多認識了整層的住戶,不但會把樂靈交給對面的家人看管,兩家人甚至會有對方家的門匙,互相照應。這樣的成長也令樂靈善於交流,身處陌生還境、面對陌生人他駕輕就熟,把他鍛練成一個外向的年輕人,使他在社區交了不少朋友。

跟樂靈聊起他和幾個好同學(小智、Candy、紙巾)相識相知的經過,才發現原來樂靈跟紙巾是同邨鄰居,初中時慢慢由宿敵變成好友,我們覺得這甚有戲劇味道。Candy則是他小學已經認識的同學。他們四人是中學同班同學,幾個人說起在中四時,認識了班上來了從名校轉來的女同學,遇到了情緒和壓力問題因而轉校。「我哋好似係鬧醒咗佢,是嘛?」紙巾忘記發生了什麼事情,但記得那一次大家大聲問她:「可唔可以做嘢唔好成日諗人哋感受?可唔可以諗下自己嘅?個次之後佢就突然好返咗。」

 

圖片
樂靈

 

演藝夢想創造表演平台

因為那一次「治療」女同學的緣故,這一夥人不知怎麼就慢慢跟駐校社工熟落了,也成為了朋友,樂靈和他的朋友紙巾和小智參加了DBC職夢青年生涯規劃 (DBC)活動,正是因為駐校社工介紹。在DBC這個活動中,樂靈把自己的夢想分享了,因此得到了成為短片製作公司實習生的機會。Final project有機會拍MV,想法多多的他被大家推薦成為導演。他們一組三人行,要包辦音樂/拍攝/後製等等,樂靈因此也動員了全家:媽媽成為了其中一個角色、哥哥有份唱歌,自己家則成為拍攝場地。透過DBC的活動,樂靈跟聖公會的社工成為好友,常常跟社工和其他參加者一起做義工、行山,有時也會在「 hea房」耍廢。

除了朋友和社工,樂靈也常常提起他的老師。紙巾和Candy點頭認同,表示跟老師很friend,甚至上堂時間都會一起唱歌。喜愛演出的他,樂此不疲地給我們看他在校內各種表演的片段,包括跟老師合唱、負責Talent show表演、燈光和音響設計等等,相信老師們都肯定他的表現天賦呢。「 我好似需要成長得好快。」樂靈這樣形容自己。相對年輕就找到自己發展的方向,亦獲得各種嘗試幕前幕後的機會,雖然很累很忙,但也做得開心。就這幾個片段,我們就深刻地覺得,這個夢想成位表演者的樂靈,他的生活其實充滿表演元素,營造東涌的出現,把這個訓練有素的青年人帶到一個真實的表演場景;也是因為他的參與、分享,才被創造出來的表演平台。

想法多多的表演達人向我提議我應該怎樣寫關於他的故事,他是我們進入東涌以來第一次遇上這麼主動的人。「寫故事我覺得好好玩啊。 我可以帶你同班friend行下大澳,然後我想順便去Busking。」他似乎也希望自導自演一下關於他的這個故事,應該怎樣呈現在讀書眼前。得到他那麼熱情主動帶我們遊走社區,還會說會唱歌助慶,我們怎不馬上「心心眼」說好。我們即將會出版的書刊,如果能成為他的一個表演(表現)平台,也是我們樂意而為,我們也沒有想到這個部分也能成為一種實現夢想的機會。

 

圖片
樂靈, Candy, 小智

 

結伴同行的人構成能造夢的社區

當日是平日早上,加上剛剛結束農曆新年假,除了少量店舖和招攬出海觀賞海豚的船民,大澳大部分店舖還未開爐,比平日安靜得多。我們吃了沙翁和糥米糍等小吃,很快就逛完舊村落。這時,樂靈竟然顯得有點不好意思,他馬上「發功」,盤算可以有什麼地方可去,剛好經過碼頭有船駛過,他就建議我們即興去屯門走一趟。他之後跟我們說:「本身諗住帶你睇下我嘅一日生活,不過我平時係東涌真係無咩有趣嘢做...」我們跟他說「不要介意」,但也不忘問一句:「那會busking嗎?」他回答說:「老實說我從來未試過busking,不過一直想試。」看來他對我們這一次外出放了不少心思,有很多他渴望讓世界看見的模樣,儘管現實未能把這些面向全部呈現。

後來,我們決定在屯門打保齡,才終於發現樂靈還是有他不擅長的東西。結果,我們便在他把球直接送入坑、然後被紙巾和Candy恥笑之間無限地輪迴,嘻嘻哈哈地渡過了一天。早前計劃的東西全部未有做到,但這樣更像一個中學生的a day in a life:即興地跟朋友到處玩耍渡過假日,誰理會怎麼「加速成長」、怎樣變成夢想中自己等等的事情。

回想中學的自己和身邊的朋輩,對將來的想像只有升學,其餘一片迷惘。我有點慶幸認識到樂靈,除了是「終於有故事可以寫了」這種有點desperate的感動,也是因為目睹他有這麼一個由朋友、家人、老師和社工組成的社會支援網,他們沒有大力介入要指導這個位青年人發展潛能,卻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,然後,當社區一個表演平台出現了,就可以令這個年輕人有合適的空間去追夢。說是一個空間,是因為沒有指定發展路線,也沒有不惜代價都要達成個人夢想的壓力,樂靈常常奮力嘗試、悉力以赴,有追夢的空間,卻沒有被對夢想的執着扭曲自己和自己的生活。

 

激勵社區的夢想與傳奇

文憑試前的一個情人節,樂靈在DBC的final project - 《黃色大門》Cover 和MV1正式面世了。樂靈第一次執導,小智負責音響和後期製作。MV 以東涌成長的青少年作背景,講述主角阿恩從小愛上音樂,即使長大後仍然一邊工作一邊寫歌,只是現實種種因素讓他氣餒。青梅竹馬的阿言想辦法鼓勵阿恩繼續以音樂為夢,讓他知道音樂不單止是個夢想,更一直為身邊的人帶來幸福。這次拍攝是整個DBC活動中最重要的一份功課,但對樂靈來說,這個MV有着更深的意義。拍攝固然是興趣,但作為導演是新的探索,為將來想成為幕前的自己嘗試新角色。同時,這是一份對身邊人的感激-

「讓那 海豚時時遊到趾尖
不由旁人沉悶傷損 一人同行行進卡通片
在我堅持的 黃色 門裏
珍藏着 自製那冠冕
窗紗外 小鹿給我送支花
想想吧 真想給你見到他 」

MV面世的幾個月後, 樂靈就要面對另一個人生轉捩點-文憑試。有聽過一句說話,說許多改變人生軌跡的抉擇,都會在年輕那最懵懂的時候發生,有時作出了抉擇也未必知道會帶來甚麼影響。一個社區要有能發夢和追夢的人,特別是青年人,因為這些人的夢想往往會構成社區集體回憶,甚至成為社區的傳奇,成為文化符號、工具及策略,反映社會關注和需要,激勵社區,以至帶來社區及社會的改變。沒有人能說夢想必能成真,但即時前路如何,樂靈總算在社區找到實踐空間,能像黃色大門的歌中人一樣, 縱使長大成人,依然在心底裏藏住一個童話樂園,即時有時旁人不理解,都明白身邊總有人支持,有天或會成就出更大的改變。
 


註解

  1.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ekR7m4qG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