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力感的軟着陸:個人能力感和社區歸屬感的互動轉化

我們在東涌接觸過不少少數族裔,每次傾談十居其九都會說到少數族裔在社區生活的挑戰,不是語言和文化差異問題,就是歧視或社區參與等問題。但跟Daniel傾談就截然不同,聽他說話,我們好像完全感受不到一種弱勢氣味,相反,他是一個充滿自信的人,能力感滿載的他,最常講的就是不斷挑戰自己,要變得更「勁」、更強。

 

愛拚才會贏!?:拚的氛圍、拚的機會

Daniel在逸東邨出生和長大,操一口流利的廣東話。他的父母由泰國來香港生活已20多年了,由於在工作上需要與華人接觸,所以父母都會說廣東話,而且在家裏他們也多數以廣東話溝通,所以Daniel基本上自小就在廣東話的環境下成長。喜愛挑戰自己的他,從讀書到打籃球,都貫徹要挑戰自己,令自己變得更勁。他說:「因為中學嗰啲NCS嘅(中文)就係將英文翻譯做中文,我覺得係簡單好多。咁其實如果我一直讀NCS嗰啲中文係冇挑戰性囉,我一定啱晒咁樣。但係轉番做(本地學生的)中文課程,就有挑戰性。」

Daniel自13歲起就跟着任足球教練爸爸一起與16、18歲球員一起踢波,運動的基本體能根基亦因而打好了。Daniel了解自己是一個非常運動型的人,十分好動,而且熱愛運動,雖然深知在香港做運動員是一件很難的事,但他也想去試一試。跟讀書一樣,在運動方面他的學習模式同樣是經常與強人一起練,他相信:「你同啲勁嘅人一齊打一齊練,雖然你可能會俾佢打爆咁樣啦,但係我覺得唔係問題,即係我覺得你只要係有心去繼續練……可能你有一日可以好似佢哋咁樣,好似佢哋咁勁。」Daniel記得小時候在排球場裏看17、18歲的「大人」練習閃避球,然後與他們一齊玩,發現他們是真正的閃避球隊成員,Daniel在他們身上學習到正規的閃避球,而且還差點成為港隊成員。

回想自己對籃球產生真正興趣,Daniel說是從認識東華的社工開始。當時有一些東華的外展社工到球場,嘗試與他們傾談。Daniel初時都不以為然,後來有時會和他們一起打籃球,有時參加一下他們組織的小型籃球比賽,有時又會有些外人過來教他們打波,慢慢發現籃球的樂趣,更想好好提升一下技術,認真地發展起這興趣來。

 

圖片
Daniel
籃球場上的Daniel

 

邨Jump作為籃球夢打拚的社區平台

社工知道營造東涌項目的凝動香港體育基金有一個「邨Jump」計劃,很適合Daniel參加。同時,Daniel也觀察到校內有一位打籃球很厲害的師兄,在參加邨Jump後提升了不少實力,因此他決意要參加邨Jump,希望自己打波的能力也能提升。Daniel在邨Jump計劃內,被編入迎東破浪隊。同年,Daniel打波的才能也吸引了老師的眼球,被邀請加入中學的校隊,正式開始同時代表學校和代表屋邨打籃球的歷程。

在邨Jump計劃之中,Daniel發展出成為籃球運動員的目標,計劃亦讓他看見達至目標的可行方法,令夢想不只是夢。他說:「我哋依家個教練係香港甲一嘅球隊嘅一個主教練。咁佢係有能力可以令到我入,即係俾我去入佢嘅乙組呀,甲二或者甲一嘅咁。你要喺佢面前,即係表現到自己……(當然)佢可以唔揀你,可以揀其他人,因為其他人勁過你……」Daniel認為自己現在的實力還未足夠加入乙組,但會再努力練波,希望有天能成功躋身乙組,然後到他脫離中學學界及邨Jump之後,繼續打籃球、繼續強化自己,讓更多教練認識自己,一步一步走進香港甲一籃球聯賽。Daniel雀躍地分享:「我嗰隊已經有3個(成功入乙組)。有一個係我學校嘅,就係啱啱講嗰個,就係佢囉﹗佢好似係參加咗3年定4年,最後,佢喺今年入咗乙組,係因為教練推薦佢入去乙組。仲要攞埋嗰個獎學金入去囉,係一件好勁嘅事囉﹗」

現在,代表不同單位去比賽,Daniel感覺有不同的意義:「咁話晒邨Jump都係全港屋邨嗰啲其他人去一齊參加,而之後去打比賽,咁首先個實力就一定係分別有高啲啦,啲球技就勁啲啦,挑戰性係會大啲囉﹗邨Jump好容易教你點樣打波嘅,即係可以睇下出面啲人係幾勁,即係我知道自己嘅不足囉。」至於代表學校,可以分為兩個層次,其中之一是學屆分區賽,另外,還有一個叫全港學屆精英賽,集合各區A Grade(18至16歲)隊伍的冠軍,再爭取一個終極冠軍。Daniel以對手的實力去排序,覺得「精英賽係第一,第二就係邨Jump,學屆分區嗰啲就最後。」

 

籃球的邨代表:個人能力感轉化為社區歸屬感

然而,Daniel補充說,可以代表屋邨去打波都很好,邨Jump是一個好的計劃。其一,隊中不乏一些只有14歲的隊友,有助對籃球有興趣的青少年及早發展,認識如何打比賽,開闊視野,並累積珍貴的經驗,使他們可以繼續打籃球。其二,Daniel覺得能代表屋邨打比賽真是很開心:「其實(本來)可能其他人唔知我呢個係咩邨,但係突然間因為邨Jump呢個計劃呢,我哋逸東邨就變咗一個籃球隊嘅邨……可能你同人哋講,你打逸東狂獅嘅,可能佢知係一個勁籃球隊。好容易俾人知道係咩隊,係個咩邨囉﹗」透過全港屋邨之間的比賽,成功將地區及個人榮耀聯為一體,不知不覺間都加深了Daniel對東涌的歸屬感。東涌人為東涌出戰,增加球員作為居民的自豪感,如果打出成績,後來者就會想加入這勁旅,令東涌人更加自豪。

今年是Daniel參加邨Jump的第二年,他由迎東破浪隊轉到屬於自己所住的邨隊逸東狂獅。我們好奇回歸自己的屋邨會是怎樣的感覺,Daniel認為都是差不多,因為不論富東戰神、迎東破浪,還是逸東狂獅,都是代表東涌,他也是會盡力爭勝。他說:「你出去打波唔會同人哋講你係咩邨,因為佢哋唔知吖嘛,但係你話你係代表東涌去打比賽,會即刻多啲人知道東涌呢個邨,贏咗就會即係令到人哋知道東涌都有勁人囉﹗」隨即讓我們想起Daniel初嘗勝利滋味的分享:他們在邨Jump比賽中,有一次在只有六七位球員能出賽的情況下,面對勁旅富山隊,竟然能夠嬴波,而從此其他人就知道東涌都有強隊。

 

社區平台的無限延展和可能

邨Jump計劃透過建立屋邨球隊和聯賽,除了讓青年人多做運動,讓他們不論家境都可平等地獲得資源以發展潛能,同時也培養青年對社區的歸屬感,參與共同建立社區形象。個人及社區的聯繫,產生了微妙的相互促進作用。同時,透過凝動的網絡,更不時撮合具興趣及有潛能的青年和香港的專業球隊、大型賽事,讓青年人看見追夢的通路,也為專業球隊發掘人才多開一條路徑。

從社區營造的角度看,計劃可以再走遠一點嗎?Daniel說:「可能你係教自己住嘅屋邨啲小朋友打波,咁就梗係一定一定就會好落力去教佢哋囉,因為你都想佢哋大個以後都好勁咁,都可以代表自己東涌去打比賽,係一個好好自豪嘅事﹗」其實,像Daniel這些參加者,不只是計劃中的所謂「受惠者」,只要能看到他們潛在的貢獻者身分,就能夠創造更多對他們自已、對其他個體、以至整個社區的影響。